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尿路感染的诊断与中西医治疗

更新时间:2011-01-17 20:07:29

刘玉宁教授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泌尿系统炎症性疾病,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下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主要是指肾盂肾炎)。本病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我国人口的0.19%,居感染性疾病的第二位,女性人群发生率为2.05%,约10~2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曾患过尿路感染,每年约6%的女性有一次或多次尿路感染。

  1.诊断要点

  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是指:①膀胱穿刺尿定性培养有细菌生长;②导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③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且有典型的发热、腰痛、膀胱激惹征等尿感症状。如无尿感症状,则要求连续二次中段尿细菌培养细菌数均≥105/ml,且为同一菌种,才能确诊为真性细菌尿。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尿感诊断标准为①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②参考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10个/HP,或有尿路感染症状者。具备上述①、②可以确诊。如无②则应再作尿细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l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或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如细菌阳性者(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④未有条件作尿菌培养计数,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氏染色找细菌,若细菌>1个/油镜视野,结合临床尿感症状,亦可确诊。⑤尿细菌数在104~5个/ml,需结合临床表现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来确诊。必须指出,有明显急性膀胱刺激征的妇女,尿中有较多的白细胞,如中段尿含菌数>102/ml,亦可疑诊为尿感,并等待培养报告。

  本病的定位诊断为:①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阳性者,多为肾盂肾炎,阴性者多为膀胱炎。②膀胱灭菌后的尿标本细菌培养结果阳性者为肾盂肾炎,阴性者为膀胱炎。③参考临床症状,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击痛或尿中有白细胞管型者,多为肾盂肾炎。④经治疗后症状已消失,但又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多在停药后6周内);用单剂量抗菌药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多为肾盂肾炎。⑤经治疗后仍留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为肾盂肾炎。

  急慢性肾盂肾炎的鉴别诊断为: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②经治疗后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③x线造成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2.病因病理

  任何细菌侵入尿路均可引起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属,约占尿路感染的75%,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是变形杆菌、绿脓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克雷白杆菌等。大肠杆菌最常见于无症状菌尿,单纯性尿路感染和首发的尿路感染。革兰氏阳性菌属约占尿感的25%,以葡萄球菌最常见,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粪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等。尿路感染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引起,偶可由真菌或病毒导致(不属本章节讨论内容)。细菌侵入尿路是否发生感染与细菌的致病力和机体的防御能力等关。正常状态下,机体对细菌的入侵尿路有一系列防卫措施,如尿流的冲、刷、洗涤作用,能将细菌排出体外,以及尿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和杀菌能力,可分泌有机酸及IgA,并能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来杀灭细菌等。只有当存在着导致尿感的诱发因素,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尿道结构和功能缺陷、尿道粘膜机械性损伤、性生活创伤、妊娠期、月经期、产后、尿道口或尿路的临近部位有炎性病灶,以及糖尿病、慢性病,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机体抗感染能力减弱或丧失时,方可引起细菌感染而导致疾病发生。尿感时,细菌的入侵途径以上行感染最为常见,其他有血行感染、淋巴感染和直接蔓延等。

  其病理变化与感染的部位和病程有关。急性尿道炎时尿道外口红肿,边缘外翻,其粘膜面多被浆液性可脓性分泌物所粘合,远端尿道粘膜变化较重,有时整个尿道均被累及,粘膜呈现弥漫性充血、水肿及表浅粘膜的溃疡。慢性尿道炎时病变主要在后尿道、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有时波及整个尿道。尿道外口因瘢痕收缩,大都较正常为小,其粘膜表面粗糙,呈颗粒状。星岛环球网www.stnn.cc关键词: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