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梅毒初期症状

更新时间:2012-11-23 05:00:31

  梅毒初期症状是什么?梅毒是种传染性很强的性疾病,很多患者得了梅毒却不自知。专家指出,因为梅毒初期的症状往往会被忽略,以至于病情渐渐恶化,带给患者及其家人莫大的痛苦,如果我们能了解梅毒初期症状是什么的话,就能提早治疗,治愈的希望也就大大增加了,那么梅毒初期症状是什么呢?

  梅毒在临床上分为3期,即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又称早期梅毒,三期梅毒是晚期梅毒。

  梅毒的初期症状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初期症状也可以称为梅毒潜伏期的症状,潜伏期平均3-4周典型损害为硬下疳(Hard Chancre,Ulcus Durum)开始在螺旋体侵入部位出现一红色小丘疹或硬结,以后表现为糜烂形成浅在性溃疡,性质坚硬,不痛呈园形或椭园形,境界清楚,边缘整齐呈堤状隆起,周围绕有暗红色浸润,有特征软骨样硬度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附有类纤维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挤捏,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为重要传染源。硬下疳大多单发亦可见有2-3个者。以上为典型的硬下疳。但如发生在原有的糜烂裂伤或已糜烂的疱疹或龟头炎处,则硬下疳即呈现与此种原有损害相同形状,遇有此种情况应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硬下疳由于性jiao感染,所以损害多发生在外阴部及性接触部位,男性多在龟头冠状沟及系带附近,包皮内叶或阴茎、阴茎根部尿道口或尿道内,后者易被误诊。硬下疳常合并包皮水肿有的病人可在阴茎背部出现淋巴管炎,呈较硬的线状损害。硬下疳有下列特点:①损伤常为单个;②软骨样硬度;③不痛;④损伤表面清洁。

  值得注意的是,三期梅毒60%左右呈树胶样肿,可以出现在全身各器官,以下肢部位多见,形成皮肤、粘膜大面积的溃烂。大量树胶样分泌物。最后变硬、疤痕形成,器官组织被穿孔,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严重损害,危及生命。不过彻底治愈后不会复发,希望引起广大患者的重视。

  梅毒初期症状--梅毒危害

  1、梅毒螺旋体结构变异、产生抗药性。每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变异的特性,螺旋体也不例外。变异的螺旋体犹如升级后的的电脑操作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毒性更强,更不容易治疗。同时临chuang抗生素的滥用加速了螺旋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的产生,给传统治疗带来困难。

  2、危害程度增加,致残致死率上升。由于螺旋体变异后毒性增强,对身体器官的损伤程度加重。而且变异后病情发展迅速,加之传统治疗效果差,致使梅毒对身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增加。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3、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脊髓痨、麻痹性痴呆、视神经萎缩等。

  4、螺旋体危害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

  5、螺旋体损害骨骼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残疾或死亡。

  梅毒初期症状--治疗原则:

  强调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疗后定期临床和实验室随访, 性伙伴同查同治。早期梅毒经彻底治疗可全愈并去除传染性,多数正规治疗的病人,6个月后USR、RPR或VDRL试验转成阴性或滴度显着降低, 如抗体滴度再升高,应是血清性复发。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内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不会自然修复,为后遗症。

  梅毒的治疗现在主要以西药为主,自从青霉素用于治疗梅毒有奇效之后,中药基本不在作为主要医疗手段,只是起辅助作用。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 红霉素等。 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 (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J-HR),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梅毒治疗后第一年内应每3月复查血清一次,以后每6个月一次,共3年,末次复查包括检查脑脊液。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应随访终身。

  以上是关于梅毒初期症状是什么的相关解答,上海阿波罗男子医院专家提醒:一期梅毒不及时治疗将导致器官的功能丧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了解了一期梅毒的症状及治疗之后,患者要尽快到相关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查和治疗,才能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梅毒的分类及治疗方法 梅毒患者注意事项 梅毒感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