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感冒吃好喝好比吃药重要

更新时间:2010-09-21 16:48:48

  最近,气温总是升升降降的,周围感冒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感冒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打针吃药 ,其实,感冒之后,吃喝等方面的调养比吃药更重要。那具体的都要怎么吃?如何喝?吃什么喝什么比较好呢?一起听听营养专家的意见。

  感冒:看清风寒和风热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的病因都是因为受凉所致,但是因为人的体质不同而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这两种感冒的表现有很大不同。”专家告诉记者。

  “得风寒感冒的主要是阳虚体质的人,所以得这种感冒的大都是大人。风寒感冒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怕冷,发热症状轻,流清鼻涕,感觉冷,要穿很多衣服才好。”专家说,“得风热感冒的主要是热性体质的人或是小儿积食后,春秋季节发病率比较高。发病后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流黏鼻涕 ,而且大多数的时候是黄色的,舌苔比较厚,且带点黄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

  小编提醒:想要了解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吗?想知道得了感冒要做哪些检查吗?想了解感冒的危害吗?[请点击>>>>39疾病库“感冒”篇]

  吃:红色食物是首选

  “感冒可以引起发烧,发烧时人的体温升高,免疫力降低,胃肠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减退,比较适合吃些稀软的食物,如粥、藕粉、面条等。这时候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橘子、西瓜等。”医生记者,“可根据病情辨证选择食物,如患风寒感冒的人可以多吃发汗散寒的食物,如辣椒、葱、生姜、大蒜等;而对一些寒凉性食物,如柿子、豆腐、绿豆芽、田螺、蚌肉、生萝卜、生藕、生地瓜、生梨、薄荷、金银花、白菊花、胖大海等要少吃或者不吃;患风热感冒的人则应该多吃有助于散风热、清热的食品,如绿豆、萝卜、白菜;少吃或者不吃生姜、胡椒、桂皮、茴香、丁香、砂仁、白酒、冬虫夏草等食物。”

  喝:白开水要多补充

  “既然感冒极易引起发烧,而发烧时最需要的是水,所以感冒时水分补充也很重要 ,其次才是营养。”医生告诉记者,“所以,感冒患者为了保证水分的供给,可以多喝些白开水,喝水的时候可以放些白糖或者葡萄糖,以增加能量;也可以放些食盐,以杀灭体内的细菌;同时还可以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这样不仅补充了水分,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还促进了胃液的分泌,从而促进人的食欲。但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要喝茶,因为茶内含有咖啡因,这会让人兴奋,影响睡眠和细胞的恢复;也不要喝冷饮,以免使本已虚弱的肠胃受到进一步的刺激,不利于感冒的痊愈。”

  小编提醒:点击阅读更多“感冒”预防办法

  ■专家推荐

  三款药膳治感冒

  既然感冒后吃喝方面的调养如此重要,那我们赶紧请海慈医疗集团营养科副主任杨红来给大家推荐几款药膳吧。

  防风粥

  用料:防风15克,葱白两根,粳米100克,生姜3片。

  做法:将防风、葱姜加水煎服,去渣去汁;粳米洗净加水、加入防风药液,煮成粥,趁热喝。

  功用:辛温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重者,即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周身酸痛者。

  荆芥粥

  用料:荆芥5到10克,薄荷3到5克,淡豆豉5到10克,粳米50到100克。

  做法:先将荆芥、薄荷、淡豆豉煎沸,五分钟后,取汁去渣,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等到粥快熟时,加入药汁,同煮为稀粥。温热服食,一天两次,两到三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

  橄榄白萝卜汤

  用料:白萝卜200克、橄榄果5枚。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成块,橄榄果从中间劈开;清水入沙锅,放入白萝卜和橄榄果,略加搅拌,文火加热半个小时即可。喝汁,一天三次。

  功效:白萝卜有化痰之效;橄榄果清热、解毒、利尿,二者配成汤对急慢性咽炎、感冒咳嗽的患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小编提醒:感冒了该如何正确选择用药?每种药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详情请点击>>>>39药品库“感冒药”专栏]

如何区分小儿肺炎和感冒 秋冬多笑笑 肺病少侵扰 测试:你懂小儿感冒吗? 寒冷天 谨防慢性支气管炎 体弱者注意:冬季首防肺炎! 十妙招预防冬季感冒 警惕!吃火锅易诱发哮喘 注意!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危险 慢性咽炎背后隐藏的秘密 危险!误将肺炎作感冒

(实习编辑:付付)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