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乙肝治疗药物大聚合

更新时间:2010-09-22 11:35:09

  目前常用的乙肝治疗药物有哪些呢?

  抗病毒药物

  (1)干扰素:干扰素(IFN)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主要是干扰素α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促使肝细胞合成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复制及病毒蛋白的表达。另外干扰素还具有免疫调节活性,能增强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抗原I和II的表达,激活巨噬细胞的抗原处理功能,聚集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增强NK细胞的活性,最终使感染的肝细胞被破坏。IFN治疗停药后随访1年,血清HBVDNA和HBeAg的阴转率20%-60%。IFN的抗病毒作用只限于复制型HBVDNA,并不能清除存在于细胞核内的复制模板共价闭合环状(cccDNA),停药后可以重新复制,也不能清除与肝细胞DNA整合的病毒基因,故难以使其表达的HBsAg消失,且副作用较多。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500万单位,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每周3次,疗程6个月。也可每天1次,连续15-30天后改为每周3次。一般可使用1-2个疗程。

  (2)拉米夫定(3TC) :拉米夫定主要抑制HBV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故对HBVDN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每天100毫克口服,2-4周HBVDNA即明显下降,12周时95%以上HBVDNA转阴,70%ALT降至正常。但它不作用于cccDNA,又不作用于病毒蛋白的合成,故HBeAg转阴率低,而且服药半年后易引起HBV DNA聚合酶的活性区域YMDD(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变异,即在HBVDNA聚合酶C区第552位蛋氨酸(M)被缬氨酸(V)取代,由YMDD变成YVDD。或蛋氨酸(M)被异亮氨酸(I)取代,由YMDD变成YIDD。病毒的变异率随疗程的延长而升高,疗程52周时病毒的变异率为20%左右,以后每年以10%-20速度递增。发生YMDD变异后,HBV可以对3TC产生耐药,这时血清中HBVDNA水平及ALT重新升高,但YMDD变异株的复制能力低于野生株,因此YMDD变异后,HBVDNA升高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继续治疗对野生株仍然有效。本药停药后约有16%病情可重新活动,国内已有停药后出现重型肝炎而死亡的报道。本药的副作用较少,可以长期服用,应治疗至病人出现HBeAg转阴、抗HBe转阳后,再服半年,才能考虑停药,一般疗程为1-4年。

  (3)单磷酸阿糖腺苷(Ara AMP):是人工合成的嘌呤核苷化合物,主要作用是抑制HBVDNA聚合酶及病毒蛋白的合成,故对HBVDNA及e抗原均有作用。此药应用已20多年,国外因其神经肌毒性较大而渐被淘汰。国内近年采用偏小剂量并改静脉滴注为肌内注射使病人较能接受。据报道,每天每千克体重5-10毫克,肌内注射,共4周,使HBVDNA及HBeAg阴转率分别达42%和44%,但停药后易复发。用药后少数病人食欲减退、关节及肌肉疼痛,停药后自行消失。

  (4)泛昔洛韦(FCV):为新一代的嘌呤核苷类似物,能抑制HBVDNA聚合酶,口服后迅速吸收并转化为潘昔洛韦,通过脱氧核苷酸激酶,成为有抗病毒作用的三磷酸盐,它可能对cccD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法国Trepo公布64个中心,随机双盲法治疗333例慢性乙型肝炎,16周后70%的HBV DNA转阴,50%ALT持续正常。它还能用于对3TC耐药者、失代偿性肝硬化和器官移植后的慢性乙型肝炎。FCV治疗后也可引起与3TC相似的HBV的变异,因此与3TC有交*耐药,短期治疗停药后复发率也很高。本药的不良反应较小,可长期应用(有用至51个月的报道)。常用剂量为每次口服250-500毫克,每天3次。

  (5)膦甲酸钠(PFA):为焦磷酸类似物,是非核苷类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商品名为“可耐”。能抑制HBVDNA聚合酶,可用于有病毒复制的重型肝类及对3TC耐药者。20世纪80年代,北欧治疗13例的HBV所致的暴发性肝炎,结果有11例康复。上海用国内生产的“可耐”治疗47例乙型肝炎,每次2.4克,静脉滴注,1天2次,4周后e抗原阴转50%,HBV DNA阴转27%,ALT复常41%。但该药能引起肌酐升高,应予注意。

  (6)阿德福韦(ADV) :是核苷类似物。通过竞争病毒聚合酶而进入合成中的DNA,由于此药无3'羟基,其后的核苷酸不再能够连接,可起到DNA链终止剂作用。现在正在全球(包括中国)进行ADV每天10-30毫克治疗慢性HBV感染的Ⅲ期临床试验,一年的阶段性研究结果发现,其在肝组织学改善、ALT复常、病毒水平下降及HBeAg血清转换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且未见肾功能损害。由于ADV对HBV野毒株和拉米夫定或泛昔洛韦的耐药株都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更重要的是至今在HBV感染中尚未发现对ADV耐药变异。因此,它在新一代核苷类似物中,是被寄予希望的一种抗病毒药。

  (7)苦参素: 由苦豆子根提取,经上海、北京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具有明确的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双重作用,用药3个月乙型肝炎病人氨基转移酶复常率达90%,HBeAg与HBV DNA阴转率达45%-50%。用法:每次肌内注射0.4-0.6克,每日1次,3个月一个疗程。使用安全可*,无不良反应。苦参素与其他抗病毒药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2)白细胞介素-2:即T细胞生长因子,具胡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5)其他: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抗乙肝核糖核酸、病毒唑、左旋咪唑、香菇多糖、强力宁及植物血凝素等。

  免疫调节剂

  有免疫抑制剂和免疫促进剂两类。前者常用的有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硫唑嘌呤、青霉胺、秋水仙碱;后者有转移因子、左旋咪唑、胸腺肽、辅酶Q10等。目前国内常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有一定的疗效。免疫增强剂的疗效尚不确切,应慎重对待。

  一般保肝药

  常用保肝药物有哪些?护肝保肝药物是肝炎患者必备日常药物,抗病毒治疗虽然是乙肝治疗的重点,但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保肝,通过保肝护肝保护肝细胞免受损害,恢复受损肝功能,从而提高乙肝治疗效果。那常用保肝药物有哪些呢?

  常用保肝药物有哪些?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有维生素类,促进肝脏解毒的药物,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抗脂肪肝的药物及抗纤维化的药物等多种。

  1、维生素类药物

  肝硬化病人常有多种维生素的缺乏,所以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及维生素K等。

  2、具有解毒功能的药物

  临床使用较多的:①肝泰乐,又称葡萄糖醛酸内酯,能与肝内的毒物结合形成无毒的或低毒的物质经尿排出。常用剂量每次0.1~0.2克,每日3次口眼。重症病人可静脉给药。无明显毒副作用。②肝乐,也具有解毒功能,改善肝功能,预防脂肪肝的作用。常用的剂量是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副作用较少。

  3、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

  在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①三磷酸腺苷,能够提供机体所需的热量并参与体内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常用剂量每次20~40毫克,每日3次口服。重症病例可静脉给药。②辅酶A,在糖、脂肪、蛋白质代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临床上也很常用。常用剂量每次50~100单位,每日l次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常与三磷酸腺昔合用。③肌苷,可直接进入细胞内,参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促进肝细胞修复和再生,可使受损的肝细胞功能恢复。常用剂量每次0.2~0.4克,每日3次口服,也可加入输液中静脉滴注,每日l~2次。

  4、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白蛋白及新鲜血或血浆可以改善病人的低蛋白血症,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促进疾病的恢复。宜小剂量多次输给。抗脂肪肝药物及抗纤维化药物另外专有介绍。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吴春丽)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