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网站导航
新中国黑热病流行病学与防治成就

更新时间:2011-01-06 18:54:54

立即到健康社区参与热门讨论在仅治疗病人并未采取灭蛉措施的对照村内,同期的发病人数只减少61%。但在山丘和荒漠地区,传播媒介都是野栖蛉种,在室内进行滞留喷洒,灭蛉效果并不显著。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和新疆塔里木,曾先后进行飞机喷洒六六六的实验,使吴氏白蛉的密度大幅度下降,但效果不长,10d后即恢复到原来的密度。实验证明,在皮肤上涂抹国产驱蚊露或蚊怕水等驱避剂,对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和野栖型中华白蛉作用可维持6~8h。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的观察,在新疆塔里木垦区,经多年来大面积开垦,当地的生境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原有的各种野生动物无法存在,吴氏白蛉赖以生活的条件受到破坏,因此当地白蛉的密度和自然感染率都逐年下降,黑热病基本上得到控制,近年来未再出现病人。由此可见,荒漠型黑热病可经大面积开垦而日趋消灭。最近熊光华等在川北南坪,试用溴氰菊酯对家犬进行药浴,在实验区内每年白蛉季节中,普遍浴犬两次。结果表明,经药浴的犬具有强烈杀灭入侵犬体的白蛉和抑制叮咬吸血的作用,从而达到切断黑热病的传播环节,有效地降低发病之目的。此法为控制川北和陇南山区的黑热病开创了新的途径。

  2.防治实施与效果:从1951年开始,各流行区都先后发动组织农村基层医务人员,主要是区、乡联合诊所的医生,经短期训练,就地成立防治小组。通过宣传教育,开展普查普治。至1958年全国免费治疗黑热病人共63万余例。同时,在犬源型黑热病流行区,杀灭了大批的家犬。传染源的减少,使黑热病的发病率逐年下降。1955年起又在山东、苏北、皖北、豫东等地推行药物杀灭白蛉措施,进一步控制黑热病的传播。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1958~1960年间,各地都先后达到基本消灭黑热病的要求。此后,由于坚持监测,继续进行防治,在人源型黑热病流行地区,除新疆喀什三角洲外,1970年以来未再出现新发病人,大部分农村中已无白蛉存在。对少数复发和长期被误诊或漏诊的病人,经确诊后都获得治愈。山东省曾于1989年对原流行区的部分农村居民作利什曼素皮内试验,结果在30岁以下的人群中并无一例阳性,而在60年代初学龄儿童的皮试阳性率尚在20%以上。显示该省黑热病早在60年代即已得到控制,70年代以来已由原来的重流行区转化为非流行区。根据苏北等地的调查和皮试结果,也都证明我国人源型黑热病的流行已告终止。在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犬源型黑热病,经50年代杀灭家犬后,由于当地再无其他传染来源,防治效果比较巩固,未再出现病人。

  三、我国黑热病的现状

  我国黑热病经积极防治,在绝大部分流行区已告绝迹,但在西北的荒漠山区,由于自然疫源的存在,流行因素比较复杂,防治难度较大,至今仍有黑热病的散在发生。1991年以来,在新疆、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和内蒙古等6省(区),尚有43个县(市)出现黑热病,以川北、陇南和新疆的病人最多。四川省黑热病流行于川北的汶川、南坪、茂县、理县、北川和黑水等6县(市),50年代通过杀灭家犬等措施,黑热病一度得到控制。但70年代以来,由于恢复养犬,又开始出现病人,而且逐年增多,加上近年来人口流动频繁,黑热病又有扩散的趋势。1990年全省共有黑热病117例,其中汶川等县(市)共87例,其余30例出现在该省17个非流行县(市),多数是从汶川、南坪等县获得感染。在甘肃陇南地区,1987~1991年间全区9个县中6个县有黑热病,累计发病844例,以文县和武都的病人最多,分别为459例和262例,其次为礼县62例,西和39例,宕昌21例,徽县1例。根据1983~1991年的调查,在川北和陇南地区,犬的感染率都很高,分别为16.6%~36.8%和15.2%~22.1%。近年来,两地区的患病人数有增无减,每年至少300余例,成为我国目前黑热病的高发区。

  1990年以来,在新疆有14个县(市)仍继续出现新发病人,而且逐年增多,主要分布在喀什三角洲及其周围的绿洲和山区,涉及喀什、疏附、疏勒、阿图什和阿克陶等5县(市)。在巴楚垦区内也有发生,其余8县呈散发。在喀什三角洲,由于传播黑热病的长管白蛉为近家栖,室内滞留喷洒的灭蛉效果有限,且有部分病人经锑剂治愈后可在皮肤内带虫,以致黑热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近年来年发病人数已接近防治前的200余例。

  四、今后意见

  我国黑热病的流行范围虽已大为缩小,流行县(市)由50年代的665个减少到目前的43个,但防治任务仍很艰巨,有些关键性问题尚待解决。在科研方面,应对西北荒漠山区的野生动物,特别是犬科动物,开展更深入广泛的调查,查明何种动物为黑热病的原始宿主,并根据它的分布和生态环境探讨相应的对策。对新疆喀什三角洲的黑热病防治对策也需要研究。当务之急应以川北陇南为重点,积极进行防治,采取有效措施,使黑热病的发病人数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此,必须狠抓犬的管理,尽量限制犬的数目,对必须留养的家犬,应作定期检查,发现病犬,即予杀灭。白蛉季节中,应普遍推行溴氰菊酯犬浴。在新疆地区,以广大荒漠内的居民应加强驱蛉防蛉措施,提倡使用驱避剂,减少白蛉的叮咬。对因农业开垦和石油开发而进入荒漠的民工、移民,更应重视防护,严防出现新的黑热病疫区。此外,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在原无黑热病的安徽怀宁和黑热病已被控制的湖北省曾先后出现黑热病各1例,患者分别从陇南文县和新疆获得感染,应引起注意。总之,对黑热病的防治还不能放松,必须树立除害务尽的思想,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坚持反复斗争,为夺取我国黑防工作的最后胜利而继续努力。■

  作者简介:王兆俊,1911年9月出生。1934年毕业于前上海医学院。194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解放后历任华东区黑热病防治所、山东省黑热病防治所、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兼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顾问,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副会长,山东省红十字会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山东医学院和济宁医学院教授,《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编委等职。为中国预防医学会资深会员。曾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三、四、五、六届委员。解放初期回国后,在山东省从事黑热病、丝虫病与疟疾的防治研究工作,对控制消灭这三大寄生虫病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对全国的黑热病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曾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及国家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

  参考文献:

  [1]WangCT,WuCC.Studiesonkala-azarinnewChina.ChinMedJ,1959,78∶55-71.

  [2]王兆俊,吴征鉴,何凯增.1960年来我国黑热病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3,1∶65-73.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